遭遇恶意欠薪,可通过以下步骤申请劳动仲裁:
准备证据材料: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和欠薪事实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与用人单位沟通欠薪问题的录音或聊天记录等。同时,可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打印用人单位的工商注册信息。
确定仲裁管辖地: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通常劳动合同履行地是指实际工作的地方,用人单位所在地是指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撰写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需包含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明确具体的仲裁请求,如支付拖欠工资的金额、经济补偿金等;简要说明欠薪情况和依据,即事实和理由;还需列出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来源、证明目的等。申请书应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一般为一式两份。
提交申请材料:将仲裁申请书正本 1 份、按被申请人人数准备的副本,以及身份证明复印件、劳动关系证明材料、用人单位工商信息等一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若委托他人代理,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可通过 “掌上 12333” APP、当地劳动仲裁网站在线提交,也可前往仲裁委员会办公地点线下递交。
等待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在 5 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在 5 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在 10 日内提交答辩书。
参加庭审:仲裁庭会安排开庭时间,劳动者需按时参加庭审。开庭时携带证据原件以备核对,准备好陈述词,简明扼要地说明诉求和理由,对用人单位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并如实回答仲裁员的提问。
等待仲裁裁决:仲裁庭一般会在受理后 45 日内作出裁决,复杂案件可延长 15 日。若裁决支持劳动者的诉求,而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