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切换

劳动仲裁的先行调解

发布时间: 2025-07-0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在作出裁决前,先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促使其达成和解协议的程序。相关规定如下: 法律依据: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三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处理争议案件,应当遵循合法、公正的原则,先行调解,及时裁决。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等因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履行、劳动报酬等发生的各类劳动人事争议。 调解程序:仲裁庭在作出裁决

劳动仲裁诉讼

发布时间: 2025-07-02

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它是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相关介绍: 劳动仲裁与劳动诉讼的关系: 前置程序关系: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需先经劳动仲裁,未经仲裁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通常不予受理。 目的一致:两者都是为了解决劳动纠纷,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证据通用:在仲裁和诉讼过

劳动仲裁支付令

发布时间: 2025-07-02

在劳动争议中,人民法院根据劳动者的申请,督促用人单位履行给付金钱、有价证券债务的法律文书。它是一种高效快捷的维权方式,有助于快速解决纠纷、节约仲裁和司法资源。相关内容如下: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

劳动仲裁先予执行

发布时间: 2025-07-02

仲裁庭在裁决之前,为解决权利人生活的迫切需要,依法裁定义务人预先履行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财物等措施的制度。相关内容如下: 适用范围: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适用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 适用条件: 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即双方对于各自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基本没有争议,事实较为清晰。如工资数额清晰、工伤认定明确等情况。 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生活:例如劳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

发布时间: 2025-07-02

劳动争议仲裁委对特定类型的劳动争议作出的,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具体如下: 适用情形: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适用终局裁决的劳动争议包括两类。一是小额仲裁案件,即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是标准明确的案件,即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法律效力:裁决书自作出之日

劳动仲裁的举证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7-02

遵循 “谁主张,谁举证” 原则,同时考虑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地位差异,对用人单位规定了特殊举证责任。具体如下: 劳动者的举证责任: 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劳动者主张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需承担初步举证责任,可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服务证、考勤记录、用人单位招聘登记表、报名表或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证据。 证明仲裁请求合理性:若主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加班费等劳动报酬,劳动者要提供工资条、加班

劳动仲裁的管辖

发布时间: 2025-07-02

是指确定各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具体如下: 地域管辖:是最常见的管辖形式。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若有多个劳动合同履行地,由最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

劳动仲裁以书面申请形式

发布时间: 2025-07-02

书面申请:申请人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载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以及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事项。申请人可通过现场递交、邮寄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方式提交仲裁申请。口头申请:若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申请人可以口头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经申请人签名、盖章或者捺印确认。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部分地区的

劳动仲裁时效

发布时间: 2025-07-02

一般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例如,用人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自得知该决定之日起一年内应申请仲裁。时效中断: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比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要求支付拖欠工资,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都

劳动争议解决程序

发布时间: 2025-07-02

主要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个环节。具体如下: 协商程序:国家提倡劳动争议当事人在发生劳动争议后,主动就争议事项进行协商,以协调双方关系,消除矛盾,解决争议。但当事人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若双方自愿可进行协商,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进入下一步程序。 调解程序:当事人在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时,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申请调解。调解在劳动争议处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