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切换

遭遇恶意欠薪如何收集证据?

遭遇恶意欠薪,劳动者可从劳动关系证明、欠薪事实证明、恶意行为证明等方面收集证据,具体如下:

劳动关系证明:

劳动合同:这是证明劳动关系最直接有效的证据,应妥善保存原件,合同中会明确薪资待遇、工作时间等关键信息。

工作证件: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工牌、工服等带有公司标识的物品,能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从属关系。

入职登记材料: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以及岗位说明书等,可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佐证。

社保缴费记录:可通过社保部门查询打印,能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情况,从而证实劳动关系。

欠薪事实证明:

工资条:若有工资条,需保留原件,上面的应发、实发及扣款明细可明确工资数额和拖欠情况,最好有负责人签字。

银行工资流水:可通过银行柜台、网上银行等渠道打印,能显示公司账户向劳动者转账的记录,证明工资发放情况及欠薪事实。

工资欠条或结算单:若用人单位出具了工资欠条或结算单,要保存好原件,需有公司盖章或负责人签字,这是欠薪最直接的证明。

考勤记录:纸质打卡表、电子打卡截图、排班表等,可证明劳动者的工作时长和出勤情况,有助于计算应得工资。

工作成果相关材料:如邮件、项目文件、业绩报表等,能体现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间接证明应得报酬。

恶意行为证明:

沟通记录:与用人单位负责人或 HR 关于工资问题的微信聊天记录、短信记录,要保留原始载体,需包含双方身份信息及连续对话;协商时的录音录像也可作为证据,但需明确告知对方正在录音录像。

用人单位相关行为证据:若用人单位存在恶意躲避、拒绝沟通,或有转移财产等行为,如突然大量资金转出、隐匿账目等,可通过拍照、录像、收集相关文件资料等方式保留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