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切换

防拐儿童老人应注意哪些?

儿童和老人因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是拐骗、走失风险较高的群体。从 “老人作为照护者如何保护儿童” 和 “老人自身如何防范拐骗与走失” 两个角度,梳理核心注意事项如下:

老人带娃时,易因体力不足、注意力分散、轻信他人等问题产生风险,需聚焦 “守住监护边界”“警惕熟人套路”“强化应急反应”:

1. 外出时的 “视线不脱节” 原则

拒绝 “分心式带娃”:

带孩子去公园、菜市场、超市等场所时,不沉迷玩手机、聊天、购物,尤其在人多拥挤处(如早市、儿童乐园),必须让孩子在伸手可及的范围内,避免让孩子独自在游乐设施、玩具区等待。

遇到熟人搭话、问路等情况,先将孩子牵到身前或抱在怀里,再回应对方,防止趁隙抱走孩子。

警惕 “套近乎” 的陌生人:

对主动示好的人保持警惕:比如 “夸孩子可爱要抱抱”“帮你看孩子让你去买东西”“说认识孩子父母要帮忙带一程”,无论对方看起来多和善,一律拒绝肢体接触孩子,不转交监护权。

若对方纠缠,立刻抱起孩子离开,或大声呼救(如 “我不认识你!别碰我孙子!”),吸引周围人注意。

2. 熟人场景的 “防钻空子” 提醒

老人容易轻信 “街坊邻居”“远房亲戚”“小区宝妈”,需明确:

即使是认识的人,未经孩子父母同意,绝不允许带孩子去任何地方(包括 “去我家拿玩具”“带你孙子去楼下买糖”),必须当场给孩子父母打电话确认。

不向他人透露孩子父母的工作时间、出差计划、家庭住址细节(如 “儿子每周三加班,家里就我和孩子”),避免被有心人利用。

3. 提前做好 “应急准备”

让孩子牢记父母电话、家庭住址(简化版),并教会孩子:“如果跟奶奶 / 爷爷走散,找穿制服的警察或商店工作人员,不跟任何人走”。

老人手机里存好孩子父母的紧急联系人电话(设为快捷拨号),随身携带孩子的防拐信息卡(含照片、父母电话),万一孩子走失,能快速提供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