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切换

未成年被害人,证人的相关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6-23

作证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做证人。在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作为案件的亲历者往往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性质难以辨别,但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的具体行为在一般情形下完全可以认知,在智力水平正常情况下,真实陈述符合年龄特征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询问规定:地点选择:侦查人员询问未成年

讯问未成年人相关制度

发布时间: 2025-06-23

讯问未成年人相关制度:专门人员承办制度:人民检察院一般应当设立专门工作机构或者专门工作小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具备条件的应当指定专人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检察人员承办。法定代理人或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告知法定代理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

未成年人分案处理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6-23

诉讼程序分离: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或有牵连的案件,只要不妨碍诉讼,要分案处理。《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明确,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不妨碍案件审理的,应当分开办理。分别关押:对未成年适用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要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分别关押看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审前羁押的未成年人,应当与羁押的成年人分

未成年人不公开审理

发布时间: 2025-06-23

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其具体内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限制旁听人员: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

未成人案件合适成年人制度

发布时间: 2025-06-23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讯问和审判时,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不宜到场(如未成年人与法定代理人是共犯),则通知适格成年人在场,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履行监督、沟通、抚慰、教育等职责的制度。以下是关于该制度的一些具体信息:法律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270 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

少年法庭主要适用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发布时间: 2025-06-23

少年法庭主要适用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案件范围: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并被指控为首要分子或者主犯的共同犯罪案件。对于其他共同犯罪案件有未成年被告人的,或者其他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是否由少年法庭审理,由人民法院院长根据少年法庭工作的实际情况决定。适用程序特点不公开审理为主: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

未成年严格限制适用逮捕

发布时间: 2025-06-23

未成年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坚持 “教育、感化、挽救” 方针和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原则以及优先保护、特殊保护、双向保护的司法原则,对涉罪未成年人应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羁押措施的适用。一般不予批准逮捕:对于罪行较轻,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没有社会危险性或者社会危险性较小,不会妨害诉讼正常进行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予批准逮捕。可以不予批准逮捕

未成人法律援助

发布时间: 2025-06-23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其他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适用范围:一般包括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刑事诉讼中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请求国家赔偿的案件等。申请条件:未成年人自身因经济困难,无法支付法律服务费用,需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经济困难证

对未成人是否用戒具相关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6-23

公安机关办理案件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原则上不得使用戒具。对确有行凶、逃跑、自杀、自伤、自残等现实危险,必须使用戒具的,应当以避免和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限度,现实危险消除后,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未成年人违法案件:严禁使用戒具。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时:对未成年犯原则上不使用戒具。如遇有《监狱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时,可以使用手铐。《监狱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包括:(一)罪犯有脱逃行为的;(二)罪犯

询问未成人的相关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6-23

通知合适人员到场刑事诉讼场景:讯问未成年人,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适用上述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场景: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无法通知、监护人不能到场或者监护

未成人认罪认罚制度

发布时间: 2025-06-23

未成人认罪认罚制度适用范围和条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于侦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所有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人都可以适用。但 “可以” 适用不是一律适用,认罪认罚后是否从宽,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权利保障辩护权保障:检察机关受理案件后,应当查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自行委托辩护人或者获得法律援助情况,依法及时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辩护。启动认罪认罚程序且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签署具结书时必须有辩护

讯问未成人女性相关制度

发布时间: 2025-06-23

讯问未成人女性相关制度女性工作人员在场制度: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检察人员参加。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中,讯问女性未成年人,除了法定代理人或者合适成年人到场外,制作笔录一方必须要有女性工作人员。同样,询问未成年女性被害人、证人,也应当参照讯问未成年人的规定,即除了法定代理人到场外,制作笔录一侧也必须有女性工作人员,实践中主要以笔录中有女性工作人员签字为证。合适成年人的特殊要求:应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