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切换

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

发布时间: 2025-07-06

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以下是详细介绍:代理对象:法定诉讼代理人的被代理人,只限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代理人范围:根据《民法通则》相关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若父母双亡或无监护能力,监护人可以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关系密切且经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住所地居委会、村委

民诉撤销之诉第三人

发布时间: 2025-07-06

民诉撤销之诉第三人是指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从而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案第三人。相关内容如下:起诉条件:主体适格:必须是原诉讼当事人之外的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或者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未参与原诉讼非因自身原因:如因不知道诉讼存在,或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无法参加诉讼等。有证据证明原裁判错误:即第三人需证明

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

发布时间: 2025-07-06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是指受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代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以下是具体介绍:代理人范围: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具体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如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和同胞兄弟姐妹等)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如妇联、共青团、消协等)推荐的公民。代理权限:委托诉讼代理人只能在被代理

民诉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发布时间: 2025-07-06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参加诉讼的人。以下是具体介绍:参诉条件: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通常是指民事实体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义务性关系,以及一方当事人败诉会使第三人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权利义务性关系。他人之间的诉讼正在进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需在原被告的诉讼已经开

民诉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发布时间: 2025-07-06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认为有独立的请求权,因而起诉参加到已开始的诉讼中来的人。以下是具体介绍:参诉依据: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依据是对本诉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主张独立的请求权。这种请求权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部分的。即第三人认为当事人双方争议的民事权益,既不属于原告,也不属于被告,而全部或部分属于自己,因而既反对原告的主张,也反对被告的主张。

民诉诉讼代表人

发布时间: 2025-07-06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诉讼代表人是指在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中,由当事人推选出来代表其利益实施诉讼行为的人。以下是具体介绍:条件与人数:诉讼代表人必须是本案当事人,具有诉讼行为能力,具备进行诉讼相适应的能力,并能善意地履行诉讼代表人职责。根据相关规定,诉讼代表人的人数为 2 至 5 人,每位代表人可以委托 1 至 2 人作为诉讼代理人。法律地位:诉讼代表人的权限相当于未被授予处分

民诉必要共同诉讼

发布时间: 2025-07-06

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的,法院必须合一审理并在裁判中对诉讼标的合一确定的共同诉讼。具体如下:特征: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这是必要共同诉讼在主体上的基本要求,共同诉讼人可以是原告方为两人以上,也可以是被告方为两人以上,还可以是原被告双方均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具有同一性:诉讼标的同一由实体法律关系决定,共同诉讼人在实体法律关系中存在共同的利害关系,即享有共

民诉普通共同诉讼

发布时间: 2025-07-06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共同诉讼。以下是具体介绍:构成要件:有两个以上属于同一种类的诉讼标的:普通共同诉讼是诉讼客体的合并,要求有两个以上当事人,就两个以上同一种类的诉讼标的向同一法院起诉或应诉。如多个消费者因购买到同一批次的不合格产品,分别向同一法院起诉销售者,每个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买卖合

民事诉讼当事人变更

发布时间: 2025-07-06

民诉当事人变更民事诉讼当事人变更,是指在诉讼系属后,因特定事由导致原诉讼当事人被更换或其诉讼地位由他人承受的情形。依据是否有法律明确规定,可分为法定当事人变更和任意当事人变更。具体如下:法定当事人变更:也叫诉讼继承,是指基于法律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出现当事人死亡、合并、分立或系争权利义务转移等情形时,由实体权利义务继受人继承诉讼。相关法律规定及情形如下:一方当事人死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

民事诉讼当事人适格

发布时间: 2025-07-06

民事诉讼当事人适格,是指当事人对于作为诉讼标的之特定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可以实施诉讼并请求本案判决的资格,也称为正当当事人或合格的当事人。具体如下:判断标准:一般认为,诉讼实施权的基础为管理权和处分权。争议法律关系的主体,通常就该法律关系具有诉讼实施权,是适格的当事人。但对他人的权利或法律关系有管理权或处分权的第三人,就该权利或法律关系,也具有实施诉讼的权能,属于适格的当事人。例如,破产管理人就涉及

民诉诉讼行为能力

发布时间: 2025-07-06

民事诉讼中的诉讼行为能力,又称诉讼能力,是指当事人亲自进行民事诉讼活动,以自己的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法律上的资格。相关内容如下: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诉讼行为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密切相关,通常二者是相对应的。自然人中,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诉讼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无诉讼行为能力。主体范围及判断标准:自然人:18 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独立实施

民诉诉讼权利能力

发布时间: 2025-07-06

民诉诉讼权利能力,又称当事人能力,是指能够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民事诉讼权利和承担民事诉讼义务的法律上的资格。其核心在于确定哪些主体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具体内容如下:一、诉讼权利能力的法律意义诉讼主体资格的前提:只有具备诉讼权利能力的主体,才能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成为案件的原告或被告。与实体权利能力的关联:通常情况下,诉讼权利能力与实体权利能力一致(如自然人、法人),但特殊情况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