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切换

警方处理孩子失踪案件的流程是怎样的?

警方处理孩子失踪案件,通常会按照接警、处警、调查、查找、后续处置等一系列流程展开,具体如下:

科学接警:接警时,详细了解走失孩子的年龄、衣着、体貌特征、怀疑的去向、可能的走失原因等信息。若报警人有微信、微博,第一时间请其发送孩子的最新照片,通过工作微信群或指挥中心传发给各辖区民警。同时,安抚情绪激动的报警人,待其冷静后再行询问。

迅速处警:接到报警后,边了解警情边迅速到达现场。向报警人进一步了解其姓名、住址、与孩子的关系及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同时询问孩子居住地、户籍所在地、最后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等内容,判断孩子可能的去向。

初步判断与措施:对于走失或失踪时间较短、地点较为明确且孩子人身安全可能受到威胁的,应当立即指令派出所或交巡警处警民警进行先期处置,同时通知刑侦部门派员到场。民警到现场初步确定为走失或失踪后,通过指挥中心询问近期及附近区域是否有相关报案等对比信息,并向所属公安机关其他执法单位和当地其他公安机关查询,还会在公安信息数据库中比对,以及向当地民政部门查询孩子是否被救助管理机构收留。

针对性查找:如果是幼童走失或失踪,民警应向监护人询问孩子的体貌特征,索要孩子近期彩色照片,并将走失或失踪儿童信息立即推送到失踪儿童信息平台,同时组织力量在幼童最后出现的地方及周围仔细搜索,尤其是衣柜、阁楼、床底等幼童易藏匿、跌落的地方。如果是青少年走失或失踪,民警会与老师、监护人、同学取得联系,了解青少年近期是否有异常表现、是否有离家出走的可能,必要时在老师、监护人的帮助下,查看是否其留有纸条、日记,是否使用过网络社交工具等。

扩大查找范围:请求指挥中心帮助通知路面、卡点、检查站、火车站、客运站等场所的警力注意发现失踪孩子,同时请求媒体、互联网、出租车等社会力量协助联动查询,以加大查找力度。

确定案件性质:民警根据初查情况,确定是否为走失或失踪警情,如果初步确定是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依法定程序移交刑侦部门。

线索通知与反馈:在查找过程中发现孩子有关线索的,应当及时通知报警人或者孩子的家属。若找到孩子,应当详细询问其走失或失踪原因,走失或失踪期间所在地、具体经历等,并制作询问笔录。

后续处置:孩子被领回时,应当与在场的孩子近亲属或单位代表办理交接手续。对于因智障、患有精神疾病等原因无法准确表述的孩子,办案单位应当告诫监护人注意看护,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情况。同时,负责处置的民警应当详细记录查找过程,并组卷建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