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切换

五险一金包括什么

“五险一金” 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保障性待遇集合,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一、“五险”:社会保险
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属于法定强制缴纳的社会保险,旨在为劳动者在不同阶段提供基本保障。
养老保险
作用: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累计缴费满 15 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缴纳方式: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单位比例约 16%,个人 8%,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医疗保险
作用:用于报销职工就医的门诊、住院费用,减轻医疗负担,部分地区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药店购药。
缴纳方式:单位缴纳比例约 6%-10%,个人 2%,缴费后次月可享受待遇。
失业保险
作用:职工非因本人意愿失业后,符合条件可领取失业金(一般不超过 24 个月),期间还可享受医保补贴。
缴纳方式:单位比例约 0.5%-1%,个人 0.5%,需累计缴费满 1 年方可申领。
工伤保险
作用:职工因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时,可享受医疗费用报销、伤残津贴、一次性赔偿等待遇。
缴纳方式:由单位全额缴纳(比例 0.2%-1.9%,按行业风险划分),个人无需缴费。
生育保险
作用: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医疗费用(如产检、分娩)和生育津贴(产假期间的工资替代),部分地区男性职工可享受陪产假津贴或配偶生育医疗补贴。
缴纳方式:由单位全额缴纳(比例约 0.8%),个人无需缴费,2020 年起多地已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缴费和待遇不变。
二、“一金”:住房公积金
作用: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住房,或支付房租、偿还房贷等,也可在退休后全额提取;申请公积金贷款时,利率低于商业贷款。
缴纳方式:单位和个人按相同比例缴纳(范围 5%-12%,由单位自主选择),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归职工个人所有。
三、核心特点
强制性:“五险” 是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的,不缴纳属于违法行为;“一金” 虽非强制,但多数企业会按规定缴纳。
地区差异:缴纳比例、基数上下限等因省市经济水平不同而有差异(如一线城市基数上限更高)。
权益累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年限或金额可累计,中断后续缴不影响之前的权益。
了解五险一金有助于维护自身权益,若对具体缴纳标准或待遇有疑问,可咨询当地社保部门(12333)或公积金管理中心(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