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要求,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该条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均适用本法。具体解析如下:
年龄条件: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应年满 16 周岁。根据《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已满 16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未成年工,在特殊情况下,其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违背有关法律、法规前提下,可以成为劳动者。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通常不再是《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其与用人单位之间一般不构成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等其他法律关系。
劳动能力条件:劳动者需具备劳动能力,我国一般从年龄、健康、智力、自由、就业愿望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来确认劳动者的一般资格。只有具备相应劳动能力,能够凭借自己的智力或体力完成某项工作的人,才能成为劳动者。